近日,关于农民评职称的话题引发关注。在山东省,为农民评职称早已开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为全国各地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打下了基础。当年,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就已经在山东东营展开试点。
山东作为传统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农业农村人才资源,有着众多的“土专家”“田秀才”。
2020年12月,山东印发《关于做好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在省内全面展开。
有专家表示,探索建立农民职称评审体系,迈出了构建农业专业人才梯队的关键一步。截至2022年11月初,省内共有7347名农民,获得了初级、中级、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职称。
日前,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以东营为切入点,探访了新型职业农民评职称背后的故事。
奋斗
“搞农业技术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创新。吃得苦,受得累,做这个事就是热(爱)这个事,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事干好。”这是东营市利津县绿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佟福兴对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说的一段话。
佟福兴今年50岁,从事食用菌培育已经32年。回顾这三十多年,他说,就是一个黄河滩区农民的奋斗史。
佟福兴出身于黄河滩区,兄弟两个,父母以务农为生。1990年,已经18岁的他想尽快找到一个致富的门路,减轻家庭负担。几经考察,他选择了搞食用菌培育,“通俗说就是种蘑菇,投资可大可小,周期短,风险小。”
佟福兴爱钻研,他的蘑菇越种越好,但是干了几年后,他发现,蘑菇菌种是问题,“要从外地引进,有些还水土不服,产量不稳定。”
从1994年开始,佟福兴开始自己培育菌种,慢慢越做越大。“周边的村民看到我栽培食用菌挣钱了,也来向我学习技术。”佟福兴开始向周边种蘑菇的农户提供自己培育菌种物料,培育菌种成了他的主业。
2008年,佟福兴在利津县北宋镇镇政府的帮助下,承包了30亩土地,购仪器、建大棚,成立了利津县兴昌食用菌研究所。此后,他又牵头成立利津县绿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研究所做基础,佟福兴不断选育一些新品种,通过合作社的运营,带动辐射周边大批食用菌种植户发展。
“从接触食用菌挣钱养家,到搞菌种研发创新,我也得到过很多表彰。”一路发展下来,佟福兴把食用菌培育当成了事业,但是,他还总感觉有所缺憾,“缺少一个技术身份,在承担项目、进行培训推广时有很多不便利。”
职称
弥补佟福兴心头“缺憾”的机会来了。
2018年,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在东营展开试点,东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工作方案》。
“量身定制了职称申报条件,对学历等不作统一要求,重点考察参评人的个人品行、技术水平、业绩贡献和带动能力。”据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科长高士友介绍,评选工作由人社部门牵头,农业部门具体负责,经基层推荐、现场面试、专家评议等环节,最终确定结果。
根据工作方案,东营首先明确了“谁能参评”的问题,将职称类别“圈定”在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东营传统优势和潜力较大的特色农业产业上,重点对作物蔬菜、经济林果、畜禽养殖等农业专业人才进行职称评定,将参评对象划定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的骨干人员。
“评什么?通俗点说,就是德才兼备,首先品德要过关。” 据高士友介绍,在申报条件上,东营市设置了三个标准:申报人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达到一定规模和效益,能带领一定数量的农户增产增收;申报人员的品行放在推荐评价的首位;确有特殊专长、示范带动能力强、业绩贡献突出的申报人,不受资历等条件限制,可不经初级职称直接申报中级职称。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推行分级评审,中级、初级由县区评审,副高以上归市一级。”高士友表示,经过四年的探索,截至目前,东营市先后有479人获评农民职称。
平台
“不但需要有扎实过硬的技术,还要有特色,你还得现场讲课,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你的专业、你的优势和你与众不同的一些技术要点讲出来。”2018年,佟福兴评上东营首批农民农艺师中级职称;2019年,升为副高级职称;2021年,他又晋升为正高级农民农艺师。
“评审的过程就是一个交流的过程。让他们给评委讲课,实际是给他们一个展示平台。”东营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谢秀华告诉记者,她已连续4年担任评委,她认为,评职称给了新型农民一个展示技术的平台。
在申请正高级职称时,佟福兴拿出了液体育种技术,“原本是生物制药的技术,我用在了菌种培育上。液体育种已经摸索成熟了,具有周期短,纯度高、发菌快,单数少、产量高的特点。”
“有些职业农民讲课,比我们还好。”谢秀华说,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能力让评委们大开眼界。
“有一个搞小麦病虫害新型职业农民,他叫李永,他讲新型的农药、新型的药械、病虫的发生规律。”谢秀华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她笑着说,“李永比我这个干植保的讲得还要好。比如在东营地区,什么时间出现什么害虫,该用什么农药,真正在田间地头积累出的防治经验,我自己都感到自愧不如。”
“咱当地种的基本农作物,从种到收,哪一个阶段长什么病,用什么药防治,都在脑子里装着。” 广饶永丰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永告诉记者,他专研病虫害防治已经20多年,被评为高级农艺师。
引领
据了解,东营市职业农民参加职称评定不收取任何费用,而且还对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个人,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8000元的一次性补助。在此基础上,还对取得职称的农民,在技术服务、项目合作、银行贷款、产品推介、财政扶持、评先树优等六个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享有优选权。
“对于有知识的、有技术的新型农民来说,有了职称,既是对他自身技术能力的认可,也是一种心理上的鼓励和肯定。”谢秀华认为,评上职称是新型农民自身价值的体现,他们都有一种荣誉感,“他到田间地头给其他农民去讲课,帮助那些技术上比他弱、认知条件还不如他的人,更好的把农业技术推广开来。”
“给咱老百姓讲课,都是在田间地头、现场交流,咱也不用什么课件,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李永曾写了一首打油诗表达他的心情,“朝九晚五是农家,风霜酷暑浑不怕。唯盼农业皆丰收,国富民强安天下”。
对此,佟福兴也深有感触。他成立的研究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带动生产基地5个,辐射带动种植户1000多户。“不光在东营,省内济南、聊城、滨州等地,天津、河北、河南甚至云南、新疆都有我的客户。”
“我给他们搞培训讲课,都是实实在在的,有我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有场地(研究所),我的经济状况他们也都看到了,都很有积极性。” 和李永一样,佟福兴也经常为农户培训讲课,“把技术毫无保留地讲给他们”。
“无论是申请承担各级实验项目,还是搞培训讲课,咱都更加有底气了。”佟福兴这样说。
专家建言
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佃利认为:高水平的农业人才队伍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探索建立农民职称评审体系,迈出了构建农业专业人才梯队的关键一步。
对于掌握农业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者来说,评上职称,既是对其个人水平和贡献的认可,也对农业人才队伍产生了有效的激励,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农业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未来,应切实优化农民职称评审标准和实施,让更多“有真本事”的农民脱颖而出。不仅如此,还应完善配套措施、推动平台建设,系统治理、协同施策,不仅把职称“评出来”,更要让职称真正发挥改进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
本文链接:http://www.sezc.cn/xwzx/1211.html
版权声明:部分素材来自网络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