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5年丹阳市机械工程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工作,根据《关于做好2025年度镇江市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镇人社职〔2025〕18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和申报对象
(一)在本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中从事机械工程专业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管理、设备管理、试验检测等专业技术人员,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我市就业并缴纳社保的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
(二)在本市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江苏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
(三)公务员(含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不得申报评审或考核认定职称。
二、申报评审政策
(一)评价标准:对照苏职称(2021)7号文《江苏省机械工程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进行申报。对于毕业后在民营企业工作,目前尚无助理级资格(或已有助理资格,但资格年限不够正常晋升的),但其所需学历和资历条件达到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要求,经单位推荐为民企优秀员工,可直接报评中级资格(“以考代评"的职称除外)。学历资历要求:取得中专学历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0年、取得大专学历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7年、取得本科学历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取得硕士学历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申报职称的资历(任职年限)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提交的业绩成果、论文著作、学历(学位)等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申报人同一年度同一职称层级原则上只能向一个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请。
(二)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继续教育是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苏人社函〔2023〕308号)文件执行。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2023、2024年继续教育学时须满足90学时,之前年份按原48学时计算(见《继续教育培训考核汇总表》)。公需科目学习主要采取远程网络视频授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依托丹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远程教育平台学习。
三、申报评审时间、申报方式
(一)申报时间
2025年3月20日至2025年9月12日,逾期系统关闭,不得补报。
(二)申报方式
申报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江苏人社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在线如实填报相关申报信息,完成网上申报。具体操作流程可前往镇江市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平台,查看详细申报指南。
(三)申报查询
申报人可在江苏人社网上办事服务大厅“个人中心”中查询申报信息、审核进度及审核意见,也可通过关注系统内通知、短信提醒查看相关信息。
(四)申报材料报送及缴费
网上初审通过后,申报人员需按系统提示,在线自助打印相关申报表格,经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按要求分册装订、递交相关纸质版材料。初审通过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缴纳评审费用;逾期未缴纳的,视为自动放弃相应职称评审。
(五)相关要求
学历学位:系统自动获取教育部学历(学位)信息,如新增学历学位信息时(非全日制学历),须提供学信网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党校、部队院校和技工院校等无法提供学历(学位)认证报告的,须提供毕业生登记表或学校盖章的成绩单等相关证明。
社保信息:系统自动获取申报人员社保参保信息,未获取的,须按要求在线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现工作单位为本人缴纳社保的证明;劳务派遣人员须提供用工单位的工作证明、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用工单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务派遣协议;企业总部在镇的外地分公司申报人员,须提交分公司为其缴纳社保的证明和单位隶属关系证明材料。
四、有关事项说明
(一)单位公示要求
申报人员所在单位要认真审查申报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并在本单位范围内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二)个人诚信要求
从严规范职称申报弄虚作假和学术不端行为,申报人员通过提供虚假材料、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或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职称的,一经查实,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3年。严厉打击各类职称评审“中介"、“机构”、“论文代写代发”、“职称包评包过”等违规行为,对相关申报人员实行“一票否决”。
本文链接:http://www.sezc.cn/zcps/zjzc/3954.html
版权声明:部分素材来自网络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